明代礼部尚书有哪些人?
薛远,史上琼籍官员中第一位尚书。
薛姓迁琼始祖薛能,安徽无为州人,明太祖年间坐罪充军来海南卫,落籍琼山。
父薛祥,字彦祥,明初诏为工部尚书。
子薛远,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出生琼山,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户部右侍郎、工部侍郎、兵部尚书。成为海南人“首任朝廷尚书”与祖父薛祥一同被称为“公孙尚书”。
虽数十年身为高官,却是食不兼味,家无长物,自始至终,清正廉明。
弘治八年(1495年)卒于家乡,享年八十二岁,赠太子少保。为海南“十大廉吏”之一。
丘濬,礼部尚书,位极人臣,明代琼籍职位最高的官员。
丘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号琼台,世称琼台先生 ,卒后谥文庄,后人称丘文庄。海口市府城镇人,明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与同朝代的海端被称为“海南双壁”
明正统甲子年(1444年)丘濬首次乡试得举人第一名(解元),景泰五年(1454年)中进士,二甲第一名(传胪),宫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弘治七年(1494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丘濬以政治见称于史,治国能臣,以至于在朝任职的最后期间,因身体原因,曾十四次上奏皇帝请辞告老回乡,但皇帝看好他的治国能力,一直不舍让其离开朝政,因此得不到批准。
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病逝于任上,时年74岁,身后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傅,谥号文庄。
现海口市有以文庄、琼台、丘濬命名的街道、学校。
兵部、吏部尚书廖纪,陵水县第一进士。
兵部、吏部尚书廖纪,(1455—1532),字廷陈,号龙湾 ,海南陵水县人,自幼好学勤奋,随父亲祖父经商游学于河北地区。
成化十六年(1490年)25岁的廖纪于京城中举;弘治三年(1490年)廖纪35岁时中进士。当时官府特在陵城北立一座“进士”坊,以表彰陵水县出了第一位进士。
传世经典《诗经》要怎样读?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颇有意思。下面说说我的看法,仅供诗经爱好者参考,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谈谈您对学习《诗经》的方法和经验。
首先,了解诗经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都知道,《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作品产生的年代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7世纪),时间跨度长达4百年,收录的305首诗歌堪称经典之作,几千年不衰。可以说,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之作。阅读诗经,应当了解其作者、产生的时代、内容以及它的来源、背景,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其次,阅读《诗经》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通常说的“诗言志”,我个人理解是,古代人所谓的“言志”,其实就是政治或教化的体现,“诗”就是“言”和“志”的综合体。从这个层面理解,我认为“诗言志”就好比今天的点歌,完全可以“断章取义”。比如,用歌颂邂逅爱情之歌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国宾的欢迎之情。
第三,掌握《诗经》的核心要义,极其重点非常重要。比如,《诗经》的“六艺”(风雅颂赋比兴),所谓风,就是要知道它共有15国风160首诗,这些诗都属于民间歌谣,歌唱男女恋情和各地风土人情的。再比如雅,诗经中分为大雅和小雅,共有15个乐章,都是适用于宴会和寺庙的乐章。颂,主要包括《周颂》和《商颂》、《鲁颂》,主要是用于敬天祭祖的乐章。“赋”:就是叙述和描写,用直接叙述或描写某一件事。“比”:就是比喻,《诗经》当中运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明喻、暗喻、隐喻和借喻等等。再说“兴”,就是启发的意思,也叫做起兴,就是说诗人见到某一事物触动了它的心事和感情而发出的歌唱。此外,我们还必须正确掌握《诗经》的价值等等,比如,有人把《诗经》概括为“四家诗”,包括“鲁诗”、“齐诗”、“韩诗”、和“毛“”。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正确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 大宗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