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为什么那么热?
火焰山,在由吐鲁番向东到鄯善的地段,这是一条蜿蜓起伏百余公里的红色山。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7-10公里,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
盛夏,炽热的阳光照射,红色的山体岩石蒸腾起滚滚热浪,热气不断上升,红色的砂岩熠熠发光,仿佛团团烈焰在燃烧,所以称作火焰山。火焰山地处中国最炎热的区域吐鲁番盆地,夏季晴天时气温可达四十七度,据说山顶气温可达八十度。
明代著名作家吴承恩所著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描写显系夸张,但高热这一基本特征与火焰山是完全符合的。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于公元749年来到西域,在高昌生活期间,写下了十多首有关火焰山的诗作,其中一首写道:“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西游记》中这样描述火焰山的由来: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八卦炉,有几块耐火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了火焰山。因而“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分析,火焰山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周围都是大面积的干旱区,这里夹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了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吐鲁番远离海洋,来自东方太平洋的湿润气团因路途遥远难以到达,西方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博格达山脉与吐鲁番盆地在短距离内形成超过5600米的高度差,气流向下运动中增温产生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所以吐鲁番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在这里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吐鲁番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超过35℃以上的日数在100天以上,38℃以上的酷热天气有38日。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达49.6℃(1975年7月13日),地表温度可达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焰山的火和热源于地下煤层自燃。有学者考察曾经发现火焰山历史上有过烈焰燃烧的时候,由于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其中有的厚达11米,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最终酿成煤田火灾。近地表较厚的已经自燃殆尽,可以看见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史书上也有记载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记载:“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
作者介绍:行影,头条号作者,悟空问答作者,乐途旅游网灵感游记专栏作家,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特约旅行作家,特约摄影师,世界旅行体验师联盟成员,新浪微博旅游博主,头条文章作者,企鹅号、搜狐号、百家号作者。
火焰山,一个与孙悟空连在一起的名字,1.8亿年前的地壳运动时造物主留下的绵延100公里,似波若浪的烫手褶皱带。它在前往高昌故城的路上,连绵起伏,呈赤红色,走近时你分明能感觉到它散发的巨大热量,尤其在夏天,它真的是个大火炉。据说当年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仓促之间,一脚蹬倒了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鲁番,就形成了火焰山。
851米高的火焰山在名山荟萃的新疆,是山中侏儒,它的名气大在于它的热。火焰山之所以这么热,就是因为它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感受那种热风扑面、热浪灼人、汗水还未钻出毛孔就被蒸发了的滋味,才算没白来吐鲁番。头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踩着滚烫滚烫的地面,心里也像燃着一团火,空气仿佛也要烧着了,最高温度达82.3℃,所以,在沙子里焐熟鸡蛋也就不足为奇了。
火焰山的山体呈东西走向的狭长状,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为831.7米。别看火焰山外表寸草不生,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在山体处,却隐藏着许多道浓阴蔽日、田园如画的沟坎峡谷,著名有葡萄沟、吐峪沟、桃儿沟、木头沟、胜金口峡谷等。在这些谷中,溪涧萦回,瓜果飘香,花木葱茏,景色迷人,俨然一派“火洲”中的“花果坞”景象。
标签: 吐鲁番火焰山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