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无为县属于哪个市

ysladmin 17 0

请问道家老子提出的无为是指什么都不干吗?为何能够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提出的无为思想可以说是道家文化的精髓,无为思想要求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符合道,对于道是什么,老子说这个太玄妙了,用言语说不清楚,反正是玄之又玄。道虽然说不清楚,但是圣人是遵循道的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圣人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他坚持无为的思想。

无为思想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而是指要遵循自然规律来办事。

对于自然环境来说,地球存在了几十亿年了,发展到现在是很完美的,不能去破坏自然。像现代社会开矿采天然气、石油等都属于破坏自然,破坏自然要受到惩罚。

无为县,无为县属于哪个市-第1张图片-九五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统治者来说,要让人民安居乐业,不要去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他们,管理越多,危害越大,又可能还引起天下大乱。历史上那些乱为的统治者,很多把国家带入绝境。

对于个人修身养性来说,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要妄做,妄做危害很大。一个人能成为能动能跑得生命体,是自然造出来的,已经很完美了,你只要遵循自然法则,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按时作息就可以了。如果你违背规律,改吃饭时候你不吃,你说你要去辟谷。改睡觉时候,你不睡觉,你说你要打坐到天亮,那么就属于妄做,是很危险的。现实中很多号称养生高人,却短命,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如果遵循了道,用无为思想来指导,那么就会回到道的轨迹上去,虽然无为了,但是道起作用了,一切就会好起来,成为了无为而不为。

无为县,无为县属于哪个市-第2张图片-九五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自然环境来说,如果人们不去干预它,自然会自己修复环境,要不了多久又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比如苏联时期一个城市发生了核泄漏,人们都迁移了那个地方,几十年后,当人们再去看那个地方时候,动物成群,一片生机盎然,虽然那些动植物都受到核污染,但是经过道的作用,会慢慢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统治者少去干预百姓生活,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慢慢就会发展壮大。西汉建立时候,国家经过长期战乱,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无为思想治理天下,很快就恢复了生产,出现了文景之治。

对于个人修身来说,需要学点中医,知道气血运行规律,知道如何养生,知道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当一个人生病时候,医生通常都会要求病人多休息,其实就坚持无为思想,靠病人自身提高免疫能力来战胜病魔。

无为县,无为县属于哪个市-第3张图片-九五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道是自然运行的法则,不可以违背,只有坚持无为的思想,遵循道才能长治久安。


什么是虚静,什么是无为?

什么是虚静:

虚静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有效实施无为之道的前提条件,又是实施无为之道的必然结果。

虚静的标志是心如止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是非、对错、好坏、善恶、美丑、吉凶、祸福、得失、成败、荣辱所累,没有喜怒哀乐贪嗔痴怨恨仇等各种情绪的波动。

虚静由无知和无我这两个概念构成。

相关章节:2,3,16,20,24,26,28,47,48,56,70

无知:

指人对事物的认识真实客观,全面周到。不自知,不自是。其决策依据没有任何主观意想的成份。摒弃经验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形而上学。

无知的反义词是知之,指对事物的认识主观,武断,虚妄不实。包括:智、知、有知、知见、自是、自知、着相等等。奉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形而上学、形式主义等等。

相关章节:71,80

无我:

或称忘我、无身。指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没有得失心。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些都是讲无我。

无我的反义词是有我,即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将精力专注于利益的得失,而忽视了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包括:有身、有欲、有情等等各种心理状态。

实现虚静的简单方法,是使自己专注于运用无为之道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天之道在于生,人之道在于为,因此,人之道的前提是天之道。因此人之道才是我们研究的本题。作为本题,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切。归结为一点就是怎样为道的间题。我们首先确定这点,意在防止那些把两者混为一谈而发生大而不当小而不道的话来。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活的一切都是"不自生"的,而必须借助于自己的劳动。把生活当作生命活动,而生命这种物质需要外在的其它物质不断地来补偿、补充才能夠维持和成长,这也必须去劳动。这种事实可以把生命的存在看作人的世界的虚极,即无极,而把劳动的对象即外部的自然物质看做与虚极即无极的对称有极。因此,《老子第十六章》如实地描述了这种事实。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复观。"就是说,致守人们的生活的底线尺度而讲行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我反反复复看到的,永不改变的事情。在我们看来这无疑是人类社会生产的真实写照。致虚极无疑是遵从生命的运动。从运动角度看,所谓静,其实是生命运动相对静止的形式的存在,即生命体本身的存在。生命体存在本身一定是生命运动的必然尺度,这也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见,老子第一次正确地表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如果不了解运动和静止及其关系,就不可能如此简洁而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这就是所谓"致虚守静"的出处。如果把“万物并作"丢了去,也就变成悟道时"虚静"而"闭关入定"的说浩了。当然,从喧闹的外部世界进入哲学家的书房而静思默忆,在虚寂沉静的环境下弄明白外部世界是必要的,而且非常必要。如果只修个人,所谓"虚静"则庸俗了,对于社会也就没有作用了。因此,只要不把虚静引入歧义就还是必要的。

什么是无为,所要说的就更多了。在这里,只能把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过程的规律性看作无为的东西,哲学退回书房必须弄明白的东西。可以有两点提一下,自然界物质对于人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自己跑来服务,人对于自然物质也只能改变它们的形式,它们的自然规律可以利用但不等于能夠改变它。为无为只是利用自然规律而已。

无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吗?

“无为”是老子《道德经》的“道体”,指的是自然界固有的辩证发展规律。《庄子·田子方》记载孔子拜见老聃时,孔子问老聃:“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意即先生之德合于天地,而还借助至‘道’之言来修养心性,那古代的君子,谁能免于这样做呢?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其意思是,老子说:不是这样的。水自然涌流而出,“无为”才是自然规律呢!它最重要的是,与人的德不同,不是不修养而万物不能自化、发展,就像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一样,它是客观的、有其自身固有的辩证发展规律,何用修养呢!”脱:免。汋:水自然涌流。离,分开,引申为不依赖人的意志而运动、变化和发展。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在这里,老子既揭示了“道”作为自然的规律,普遍存在、无所不为,又认为侯王如果能够遵守自然客观规律,万物将依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无为”在“道用”上,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按照“道体”的客观规律办事,无不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都可以做。常,规律。“无”,代表物质。“为”,作为。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无为是指的宇宙本体,也就是佛家的佛,道家的道。是承载有相的宇宙运行的根本,是不可见,但又真实存在的能量体。他如如不动,无形无相,含藏一切,又可以出生一切,无有穷尽!他包含虚空和星辰。犹如太极包含阴阳。日月星辰是他化现,山河大地是他化现,一切众生也是他化现。一切的有相物体都是他化现出生,犹如大海出生波浪!一切的有相都是无相宇宙本体的表现形式,犹如看见电灯放光,就知道有电的存在,看见波浪就知道大海的存在,看见有相,就知道他是无相的宇宙本体的存在。

无为是不变,是不动,相对的是有为、有变、有动。我们的身心都在变化,就是有为。我们要想掌握应用这种无穷无尽的能量,先要学习了解无为,了解以后要应用这种能量体为我服务。

具体的方法就是,要把有为的心靠拢无为的能量体。犹如生铁摩擦磁铁,慢慢的被磁铁磁化,最后变成磁铁。有为的心也是如此,你时时的研究无为,学习无为,随着了解加深,逐渐的不再关心变化的,无常的世界,全身心都在思维研究不变的无为本体,慢慢就会被无为本体磁化!最终全面掌握无为本体,就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到那时,你就可以基于无为本体,言出法随,生死自在,也就是成就圣人。在佛家名成佛,在道家言成道。

此无为法乃大福报大智慧人所能学习,没有福报的人遇到也看不懂,也不会用。只面对世上极个别人有益。所以当今世上说无为的多,明白无为的少,会修的更少!虽然如此,但还是会有人能明白,所以,还得说。

标签: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