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啥不收复蒙古国,

ysladmin 15 0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宋朝不能收复?

你当燕云十六州那么好打吗?若木有燕云十六州的地盘,就相当于将自己的门户交给了别人,每天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所以它是十分重要的。决不能丢失,但在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前,后唐的节度使石敬瑭为了自己的私欲,在契丹的支持下建立了后晋,但交换条件是割让燕云十六州。就这样契丹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得到了燕云十六州,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使中原大地受了多少苦楚。契丹在控制燕云十六州后,开始对中原不断发起战争,当时后周的皇帝周世宗,是个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人。他知道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最重要的事,而且他在北伐的过程中收复的很多失地。但在最后的阶段周世宗病重而逝,最好的时机就这样稍纵即逝,如果周世宗在有生之年收复燕云十六州,或许凭借次功劳流芳百世,但历史没有如果,后来赵匡胤发动兵变,赵匡胤称帝后想要统一全国,跟周世宗的策略完全相反,周世宗将精力全部放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上,而他采取的是先南后北的政策,因为南方比较好统一,这种方针是否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后来赵匡胤虽然统一了南方,先灭软的,但契丹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国。赵匡胤虽然与契丹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但都是以失败告终,之后他养兵蓄锐着重对付契丹。赵匡胤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专门设立了财政部门,想要用这些钱赎回失地,如果不同意就招兵买马再次攻打,可还没等他真正用兵的时候就逝世了。这个重担只能放在他的子孙身上,可万万没想到他的后代并没有用这些钱来收复燕云,而是不断的送给契丹希望换来王朝的稳定,之后虽然与金国联合灭了辽国,但北宋也被金国所灭,就这样一直等到朱元璋起兵。三百多年呀 。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宋朝不能收复?

缘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急剧扩张,加之宋朝没有恰当把握战机,种种原因导致一直未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中国为啥不收复蒙古国,-第1张图片-九五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借兵”引起的割地风波。

燕云十六州是一块军事要地。这块地皮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西一些地方。这块要塞北方连接匈奴,南面直接连着中原大地。所以这块地方也算是核心地带。

这块军事要地,曾经一度被匈奴、金国霸占。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一段割据历史造成的。在五代十国之前,燕云十六州都是中原的地盘,直到石敬瑭反唐,把这块要塞擅自割让给北方的匈奴,意求借兵。所以这块地在北方各路集团的控制下长达300年。大宋意欲收复失地,可想当然的事情未必都能容易实现。

中国为啥不收复蒙古国,-第2张图片-九五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宋朝不能收复国土之痛。

燕云十六州自被匈奴霸占以后,北宋王朝一直努力收复此地。但是北方游牧民族岂是好惹的角色呢。面对如此困难,北宋王朝没有放弃努力,燕云失地是自己的地盘,就要誓死夺回来。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以来,就意识到燕云十六州不是那么容易收复的,因为在唐朝,这个北方民族就在一直骚扰中原,所以赵匡胤并没有放松警惕,同时也在积极努力想办法解决此事。

中国为啥不收复蒙古国,-第3张图片-九五旅游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毛主席有诗云: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宋太祖赵匡胤也是雄才大略之人,对燕云十六州必须收复。他依据大臣赵普的策略,先后东征西拓,一路荡平了许多割据政权,向着大一统的目标迈进。此时北方辽国(契丹后来政权)已经是幅员辽阔的大集团了,而且已经有了跟大宋相抗衡的军事实力,所以赵匡胤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北方边境重兵把手,以待时机。可惜的是,没等到自己御驾亲征,就已经去世了。收复的任务又交给了宋太宗赵光义。那么,在宋太宗手里,能否顺利将燕云十六州收回呢。可历史上的翘首期盼,并不能等于现实历史。

三、错失良机,功亏一篑。

要说赵光义是大宋王朝离收复燕云十六州最近的一次。 他继位以后,为了完成先帝遗愿,在各位辅政大臣的建议下,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宋太宗首先攻打北汉,北汉是北方大辽的邻居,宋太宗采取步步紧逼的办法。辽国知道宋朝的想法,于是派兵增援北汉,但是庆幸的是,两路联军依然被宋朝所灭。宋太宗想乘热打铁、乘胜追击。然而,没等站稳燕云地块,宋太宗就箭伤发作而死了。

历史上没有可惜,只有真实。北宋末年,我们还知道发生了一次历史事件——海上盟约(借助渤海地域往来作战而得名)。北宋王室与金国达成协议,借金兵一起攻打辽国。但天下没有白送的午餐。

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金宋联盟之后,辽国战败。正当北宋为重新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庆贺的时候,金国南下一举将北宋打败------哀哉北宋、惜哉北宋、痛哉北宋。至此,燕云十六州被金国掌控,直至后来朱元璋一举夺回。

(对此您有何高见,欢迎关注和点评。)

为什么朱元璋、朱棣没有出兵占领西域,截断蒙古和中亚的联系?

这个问题,我个人以为是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一,在明太祖朱元璋驱逐元惠宗势力北窜后,由于并没有完全、彻底地消灭前元政权,元惠宗、元昭宗及脱古思帖木儿汗,相继在蒙古东道诸王后裔的支持下,在应昌及东蒙一带维持着北元政权,(注意,此时包括和林在内的大部分蒙古高原地区,已经落入阿里不哥后裔及瓦剌诸部的掌控之中),即使在捕鱼儿海战役中,明军大胜,导致脱古思帖木儿汗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袭杀后,北元汗廷的架构依然存在,并继续传承下去,(也速迭儿汗——恩克汗——额勒伯克汗——鬼力赤汗——本雅失里汗——阿台汗——脱脱不花汗——马可古儿吉思汗——摩仑汗——满都鲁汗——达延汗。。。。。)。

所以明太祖及其后经过靖难之役上台的明成祖朱棣,尽管都是雄霸之君,但也不得不把最大的注意力放在与漠北北元汗廷和瓦剌封建主的对抗中,明成祖一生组织的六次大规模北伐中,(包括大将丘褔全军覆没的那次),目标五次是北元汗廷,一次是瓦剌三王。在这种情况下,明王朝难有抽调足够的军事力量大规模用兵西北。

其二,在明王朝逐步统一中原之际,西域地区的察合台汗国彻底分裂,西部出现了巴鲁剌思贵族帖木儿建立的军事政权,而东部的朵斡剌惕部则拥立了秃黑鲁帖木儿及其后裔为汗,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在明军冯胜部扫荡甘肃之际,帖木儿也正率军与东察合台汗国权臣怯马鲁丁的军队进行着残酷的拉锯战,战火一度东延至吐鲁番地区。。。。消灭怯马鲁丁后,由于东察合台汗黑的儿火者汗对帖木儿的恭顺,(被迫和亲),帖木儿将攻伐的目标转向西亚,开始了一连串的远征。而出于对瓦剌势力的遏制,此时明王朝还一度有意扶持东察合台汗国(明朝称其为亦力把里),以对抗瓦剌势力的西进企图,自然也就没有西略攻灭之的打算了。

不过,明太祖、明成祖虽然没有进兵西域的计划,却始终对那里的政治形势非常关注。尤其是对曾经主动向明王朝朝贡的帖木儿帝国崛起的担忧,特别是明成祖公开称帝不久,就已有帖木儿威震西亚、所向无敌,其回归撒马尔罕后,当领军东来的传闻出现。明成祖为此曾特别下旨给负责甘肃军事的总兵官宋晟,让他派人密切留意帖木儿及东察合台汗国军队的动向。


标签: 中国为啥不收复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