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等地的人为什么要住地坑院?
看到这个问题就进来了,作为一个两岁前就生活在这种地坑院里的农村孩子来说,最清楚这个问题了。
你说的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等地正好是位于黄土高原这片区域,我的家乡是洛阳,紧邻三门峡,都属于豫西地区,在我出生的时候,这种地坑院是村里大多数人家的标配建筑,当时大约是1980年左右,只有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才能买砖盖大瓦房呢。
对了,我们家那管你说的地坑院叫做“窑院”。
窑院分两种,一类就是你图里的四面全是地下的类似四合院的,一类是一面地下借着坡改造的,有点类似陕西北部的窑洞,不过比较普遍的还是地下的那种。
冬暖夏凉,即使我后面搬出去了,暑假时,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带着作业到很凉快的窑院里午睡。冬天,因为地热的关系,也不会觉得冷,而且纯净天然环保,其实真的是很好的建筑,在此不得不佩服先民的智慧。下面是我拍的我们村附近一个窑院景点的照片,还是很气派的。
不需要太多砖,也不需要钢筋水泥,直接平地掘坑,四壁凿洞,之后安上门窗就可以居住了。
私密性好,隔音,也相对安全。窑院一般都好几米深,锁上门后,也不怕半夜里山上的野兽跑进来,想偷东西只能跳下去,也挺危险的。
采光很不好,这是硬伤。另外,下雨天挺怕的,特别是打雷,会有一些碎土从窑洞的顶上漏下来,虽然一般窑洞里回用白灰刷一遍,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掉土,我很怕万一来了洪水把房子冲塌陷。另外,下雨时,从地上下到窑院的路上湿漉漉的很容易滑倒,有时候会有蛇或者鼻涕虫爬出来,挺吓人。
其实,窑院里还是有比较完善的防水措施,一个侧面会专门挖的有供漏水的窨井,四边顶上也会有瓦片防止雨水直接冲到土墙上,地上也会有水渠把水都汇集到窨井里流走,因为下雨在窑院里被淹死,我好想从来没听说过的,不过不住人的窑院年久失修,被冲塌的还是有不少呢。
最后,不太适合现代生活,比如汽车,就很难开进去,也没有电梯设施,电线什么的倒还好。不过现在我们村那几乎大家都搬出来了。
当时烧纸的红砖还是比较贵的,老百姓买不起,直接在地下挖洞加固,俗称砖古窑,建筑成本会低很多,而且可以住很多人。后来,大概是我上初中以后,村里人已经都搬出了窑院,在地方盖了大瓦房,不少窑院亦也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而在大雨里坍塌了。现在想想挺可惜的,要是开发成旅游点也挺好的。下面是窑院内景。
窑院最集中的地区在豫西各地,这是因为,豫西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带,这里气候干燥、地下水位较低、覆土层结构致密,这些自然因素为窑洞的修建提供了天然条件。比如说南方,打几米就有水了,你不可能住在水里吧。我见那里,记得有一年夏季大旱,村里缺水严重,我舅舅给人做打井的工作,很多地方要打20-30米才能出水,所以,这些地方住在地下没问题。
现在不少地方开发了窑院的旅游点,去参观过的人会有感慨,一些大户人家也住在这种窑院里,他们可不是因为穷,其实,窑院这种建筑的历史有几百年之久,不少地方保存的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
河南三门峡、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等地的人为什么要住地坑院
第一、历史的传承决定了这些地区民居的形式取向。“地坑院"建筑形式主要集中在豫西、晋南、陇东、渭北等黄河中游的华夏文明发源地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远古时期。当时的先民为了防范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及野兽伤害,建此民居以求自保。周人先祖公刘在建立古豳(音bin)国(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时,即带领其国民大力兴建此类民居,是为“陶复陶冗"。“地坑院"的民居建筑形式也流传至今。
第二、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主要的民居建筑模式。
1、“地坑院”民居大多分布在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的旱塬地带。黄土土质直立性强、结构紧密,安全稳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保证“地坑院”居民居住安全性。
2、周边建筑材料物资匮乏促使当地民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第三、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此类民居的兴盛。“地坑院"民居大多兴建于上个世纪以前,那些年代的大部分百姓家庭比较贫穷,生活状况很差,缺少建房资金。“地坑院"的建造难度小、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的特点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建居需求。只要具备人力和时间且无需大量资金投入是建设此类民居的最大优势。因此,陇东、渭北一带也将“地坑院"俗称为"力气窑"。
第四、舒适惬意的居住环境决定了当地民众对"地坑院"民居的喜爱程度。冬暖夏凉、安全坚固、挡风隔音的特点,是当地民众喜爱“地坑院"并祖祖辈辈居住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标签: 地坑院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