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华社的“反娘炮”和人民日报的“顶娘炮”,该如何理解,你持哪种看法?
这个问题就让我来给你们好好的剖析一下吧。
首先,娘炮:该词源自台湾,属形容词并非脏话。出自于台湾的一部青春偶像剧《别叫我软柿子》的台词,女主角骂男主角“娘炮”,意思就是说他生性软弱,怕事跟个娘们一样,有的人就把它延伸出来指男人娘娘腔。那么为什么要把男人喊成“娘炮”呢,而非是真正的女人,第一点,长相太过于清秀,过于女性化。第二点,行事作风很像女人,第三点,一些思想过于女性化。举个例子,刷抖音经常可以看到女人门口中的“小哥哥”一个个眉清目秀,有的甚至修眉毛化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给女生看的,来博得关注。
其次,我们放在放下社会年青一代来说,他们饱受互联网的熏陶,被各种明星,主播,网红,段子手带偏了,甚至一些词汇也可以带偏他们的思想,所谓的“娘炮”就是想给女人一种很帅很可爱或是很暖很温柔的感觉,他们不会在乎社会给他们的定义,他们只在乎“帅就行了”,不过也有很多女人并不倾心于“娘炮的小哥哥”,就看个热闹,看看现在的小弟弟,偶尔逗逗小弟弟。
特别是在学校里,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有这样的人,外表紧跟潮流,内心紧跟主流,为的就是让女生喜欢自己,为的就是获得“交配权”,可能这么说有点夸张,不过也不能排除没有这样的可能,即使抛开在外不说,内心那种感觉,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爱,受女生欢迎。
这上面说的两家社会媒体对娘炮的不同看法,我觉得新华社说的比较贴切,你想想外国人看到中国当代青年都是这样的,像个女孩子一样,会怎么想?他们除了嘲笑之外,更多的是不屑,人民社只重内心这个观点,也会收到人的支持,因为里面大部分有可能都是某些“娘炮艺人”的粉丝,疯狂的女粉丝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就不用多举例,也反应了现在的社会,女人男人的地位不同,男人为了得到女人的欣赏关注,不在乎自己外表娘不娘,只在乎结果。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理解,有不好的地方,望各位看官海涵。
要是仔细分析两篇文章,您会发现,他们是殊途同归,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面对眼下“娘炮文化”泛滥、蔓延之趋势,我相信央视的认识应该统一的。但是,在全民一致反对这种文化的同时,央视又较为冷静的强调了一下审美多元化的意义,这完全是恰当和正确的。社会丰富多彩,审美自然需要多元化。对于性别附带的审美意义,本身会因为个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这个程度的不同,人们是可以接受的,也够理解的,也是大众审美多元化所必须得。这一点毋庸置疑,无可争辩。
但是,当性别附属的审美意义,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容忍,社会所能接受的限度,进而泛滥,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审美底线时,当然会收到无情的抵制。娘炮文化典型例子。曾几何时,人们对于娘炮,、中性人的态度,并不反对,都是能够接受、容忍,其作为审美多元化的提现,丰富了审美的层次和内容。然而,这种文化泛滥到超出人们容忍限度时,等待的结果就是,彻底的反戈一击!不能说对错,只能说人们接受不了!
央视的文章,一方面作为反戈一击的力量,对于娘炮文化的泛滥做出回击,一方面又从审美多元化角度去控制回击的限度,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冲突。
倒是媒体,简单报道,片面理解,大肆渲染,鼓噪人们进行讨论。前提都错了,讨论有什么意义?!越走越远。
标签: 吓死1000000人的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