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思考:请问人为什么要有敬畏之心?
敬畏,是人类对事物的一种态度。
由于价值观念、知识结构、经验教训以及信仰的不同,人们对于"敬畏"的理解也不同。
传统的观念认为:"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要严肃认真,免得犯错;"畏",除了"担心忧虑",还有"战战兢兢"的意思,既敬重又畏惧。
敬畏就是对一切事物的神圣态度。即:敬畏伦理道德,敬畏文化传统,敬畏法律制度,敬畏科学,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只有对一切事物怀有敬畏之心,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礼让,社会才能秩序井然,人和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敬畏伦理道德,就是要以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敬畏天地就是敬畏自然。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看到人类的渺小,知道有所畏惧,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人的欲念恶性膨胀,行为失去节制,最终变为狂妄自大,为所欲为,就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害人害己。
敬畏"规则"是对敬畏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的制度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特别对职场中人,尤其要学会对规则的敬畏,对契约精神的敬畏。
心怀敬畏,就是对理性和良心的秉持!
河流有堤岸的约束,才能奔流不息,奔向大海!
我们唯有不失敬畏,知道前行又懂得停步;知道获取,又懂得放弃,才能真正走向更精彩的远方!
有没有人给我推荐一些好书?
感谢邀请和楼主的提问。楼主您好,非常开心解答您的问题和提问,我来聊聊我的观点吧,因为对这方面问题有很多的研究,针对这个回答,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因为我是学历史的,所有我给你推荐三国史书吧。推荐的主要是《三国志》。《三国志》陈寿(233—297)撰。有魏志(志一作书,下同)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蜀汉时任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任治书侍御史。晋太康元年(280)平吴后,陈寿撰《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但他的思想感情,仍倾向于蜀汉。关于《三国志》的宗旨、体例和后人对它评论的当否,可参看缪钺《三国志选注·前言》。
陈寿的时代距三国不远,不少事是他所闻甚至及见的。魏、吴两国都有官修史书,成为陈寿撰述的依据。蜀汉末立史官,但陈寿心怀故国,尽力搜求能得到的材料,如《诸葛亮传》中收录了诸葛氏集目录和传主自己编集的上表;《杨戏传》中收录了杨戏的《季汉辅臣赞》,都是《史记》《汉书》所未有的变例。《三国志》中包括董卓、袁绍等人的传,可与范晔《后汉书》比较对照研究。所撰日本古代史重要资料的《倭人传》,迄今为中外学者所重视。陈寿书取材颇广,但漏略也不少,如名医张仲景、发明家马钧都未立传。
少数民族只收录了东北方面,而蜀汉的南中诸族和孙吴的山越都付缺如。《三国志》以简练见长,而“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清李慈铭语),是其缺点。弥补《三国志》这一缺陷的,是宋裴松之(372—451)的《三国志注》。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先世东晋时渡江。松之官至国子博士太中大夫。他奉朱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元嘉六年(429)奏上。裴松之的宗旨是补缺略,备异闻,纠正错误,评论得失。他广搜博采,注中引书一百五十余种,绝大多数今已亡佚,如陈寿只在《武帝纪》和《任峻传》中各用了十三字和四十一字叙述曹魏重要措施屯田,裴松之在《武帝纪》注中引用王沈《魏书》的记载,补充了一百四十七字:在《任峻传》注中,引用《魏武故事》所载曹操令以补充枣抵事迹,关于屯田有一百八十二字。裴注中保存的史料,质和量都不在原书之下,同为今天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依据。
裴松之注的字数约为本书的三倍,但亦有六十一篇传(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传)没有注。关于裴注的评价,参看杨翼骧的《裴松之与三国志注》一文,载《中国史学史论集》一。长期以来,《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受到重视。清代学者赵一清、钱大昭、潘眉、粱章矩、钱仪吉等,都曾为《三国志》作注。民国时,杨守敬的弟子沔阳卢弼(字慎之1876—1967)汇集各家之注,并附自己的校勘与见解,编成《三国志集解》,书前有1936 年自序。卢氏创获无多,但鸠集旧注颇完备,地理方面尤详,是目前最方便的本子。
那么以上的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分享和观点,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标签: 万有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