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成为今天南京市正式的名称,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南京,是一座山水名城,又是文化名城,更是座历史名城。
很多人都以为南京所以得名,是因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把首都迁到了北京。其实早在洪武年,朱元璋刚登基的时候,就准备迁都开封,建开封府为北京,有了这个“北京”,当时的首都应天府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南京。
说起南京(简称“宁”),大家肯定会想到“六朝古都”这个词语。在古代,因为它的风水极好、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地形极为险要的原因,一直是兵家争夺的要地。历朝历代都将它作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地。更有十个朝代在此建都,故又称“十朝都会”。
几经沧桑,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因此地曾做过京都的缘故,故将江宁正式改名南京。此名沿用至今。
历朝历代南京有很多称呼,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
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都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南京名称之多,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各国古都中也属罕见。据史载,仅历代县以上建置的名称就有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个。
在你看来,西安和南京哪个好?
我在西安生活了二十多年,在南京生活了九年直到现在,个人还是更喜欢南京。首先谈人的素质,我最看重的是公共场合的表现,南京地铁和公交排队情况很不好,但西安是更不好,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都比较严重但还是西安尤甚,这是我最深恶痛绝的两点,这两地方都应该向上海学习。两地人的性格有一点倒挺像,就是都比较耿直,说话声音都比较大,都比较大条,西安小伙子性格更愣些,不大憋得住火气,吵架不了几句容易出手,南京这方面好些,反映在社会治安上南京比西安要好的多,西安小偷比较多那是挺有名的。南京的空气质量也比西安好的多,西安尤其到了冬春季雾霾严重,所以现在限号很厉害,南京起码也不限号呀,所以这方面南京又略胜一筹,但南京没暖气冬天可真没有西安舒服。说说吃的吧,两地美食都挺多但西安的更具特色,西安的羊肉泡葫芦头臊子面烤串确实名不虚传,南京除了鸭血粉丝汤盐水鸭和皮肚面算特色别的似乎都没啥名气,从种类和质地西安的吃食更精细讲究些。市内交通西安比南京更堵,街上的车子也是南京的档次更高些。总之经济发展水平西安比南京要差些,但最近几年西安明显进步比较快,而南京似乎发展要慢些,两个都是历史文化名城,高校都比较多,都比较有名不分仲伯,太晚了,就说这么多吧!
西安相比之下没有南京好,就是地理位置适宜居住方面,也没有南京好。
西安春天去的,树上苗还没有长出来,城市好像就是整个就是灰头土脸,地里没有青苗,光秃秃的一样没有,农村房屋也是灰蒙蒙的,我第一次就是这个感觉。再一个治安状况没有南京好,恐吓诈骗真的不少,吃了亏,差点火车没赶上,真是气的要命,给人印象太糟透了,这就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再一个脍炙人口的小吃好像真的也不可口,尽是牛羊肉,一股气味有点受不了,很少带有猪肉的饮食店,找个猪肉馆子店真的不容易。牛羊肉真的也吃不惯,难得一吃还行,你要天天和牛羊肉打交道,真的头都要昏了。
至于古迹西安有两个地方还是不错的,一个是兵马俑,一个是秦始皇陵,再一个大雁塔值得一看。相比南京的城墙肯定西安城墙没有南京的雄伟有气魄。
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来说南京要好一些,整洁文明,当然包括人文素质自觉遵守市民规则方面。
从发展潜力看,西安是科技含量非常强的一个城市,高校规模数量,在华中地区也是首屈一指。承接了东西部发展中心城市的作用,承东启西的作用不可小视,是华中的中心城市,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老城,他的作用是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
而南京地理在华东的长三角中,城市规划,治安状况,包括城市绿化都是全国有名气,首屈一指的。南京的高校规模大数量多,科技力量也是雄厚,对华东地区发展有引领作用。南京又靠近上海大都市,发展的规模,可能要更加快,带动地区发展可能比西安更加动力十足一点。
不过相比来说,南京古城名气可能没有西安名气大,但都是中华古城,名声在国内国际都是不小。
但是从环境和人居适宜度看,可能还是南京比较好,住的要舒心一点。有山有水,交通发达,休闲娱乐去处也不少,再一个人口不是很多,不到一千万正好,太大了也不方便。
历史上,南京经历了几次改名?为什么要改名?
南京历史名称: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邺、建康、白下、上元 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南京等。
1、冶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南京朝天宫所在的冶山地区设冶炼作坊铸造兵器,其山被称为“冶山”,又叫“冶城”。吴国占领南京,在南京建了一座城,并在冶炼作坊(现在的朝天宫位置)打造兵器。冶城可以说是吴王夫差的兵工厂。
2、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灭吴的次年,越王勾践命范蠡在今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西侧一带高地即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取越国国号之名,称之为越城,又名范蠡城。
越城被认为是南京建城史的开端。公元前472,加上今年2018,南京城到现在的建城史,确切的年数是2490年,再过10年,南京将迎来建城2500年。
3、金陵,《建康实录》记载楚威王“因山立号,置金陵邑”。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后,就在今南京清凉山上修筑了一座城邑。因为那时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凉山上,而清凉山当时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为金陵邑。
4、建业,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孙权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意为建功立业。并在原来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所以南京又被称为石头城。孙权(182—252)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帝,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死后葬于南京梅花山。
5、江宁,寄托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望。西晋太康二年(280)灭吴后,对吴国都城建业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措施。先是改建业为秣陵,分秣陵县设临江县。太康二年(281),又改临江县为江宁县,属丹阳郡。南京从此有了“江宁”之名。
为什么有人说南京以前是安徽的省会,现在是江苏的省会?
有人说南京以前是安徽省的省会?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江南省”的历史。
南直隶省建立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本来想建都老家凤阳的,但是群臣不同意,后来刘伯温以凤阳风水不好,就像朱元璋上书说“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但是为了给朱元璋台阶下,就建议将安徽与江苏合二为一组建一个全国最大的省份——南直隶省。此举既可以让凤阳拥有首府地位也可以保全南京的帝都身份。洪武11年,南直隶省建立。
南直隶省改江南省以及江南省拆分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了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南京国都废除。到了康熙初年,清廷将承宣布政使司改称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
《清史》中的原述为:“南京著改为江南省。著改为江宁府,设知府,不设府尹。设官事宜,照各省例行。但向来久称都会,地广事繁,诸司职掌,作何分任,听总督大学士洪承畴到时酌妥奏闻。”
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省婺源县、湖北省英山县等区域。顺治十八年(1661 年)拆分江南省,被拆分为“江南右”和“江南左”。江南分省后,左、右布政使司所辖范围基本为今日安徽和江苏两省所辖范围。
南京为安徽省省会历史
清康熙六年(1667 年),为防止跨江、淮而设治这样的割据局面出现,同时考虑通过设省达到实现沟通南北、调和皖南经济发达地区和淮北经济落后地区的意图,设立安徽省,辖 8 府 51 县。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当时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作为省名,表明安徽已成为事实上的独立行省,正式成为清朝十八个行省之一。安徽布政使司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州、和州、广德三州,在行政区划上与近代安徽省完全一致。但安徽建省后有一段时间,布政使司仍寄治江宁(今南京),南京成为了新立安徽省事实上的省会,即江宁为安徽和江苏的共享省会;因为清代主管地方行政事务的机构是布政使司,安庆作为巡抚和按察使驻地仅为临时省会,直至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 年 10 月),安徽布政使司才从南京迁往安庆,历时近百年的“省会在外省”现象才告结束。
综上所述,从历史来看南京以前是安徽省的省会,管辖期限长达93年之久,近百年时间。所以说,南京曾经是安徽省的省会,也一直是江苏省的省会。
我是@豆叔GARY,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标签: 南京 南京